热门搜索:网页游戏 火箭球赛 热门音乐 2011世界杯 亚运会 黄海军演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综艺快报 >> 内容

滥采乱挖非法排污 “长江双肾”综合病症日益恶化

时间:2017/6/15 18:07:52 点击:

万里长江,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位于长江中游的洞庭湖、鄱阳湖如同“长江之肾”,与长江连为一体,构成世界著名的“江湖关系”。“江湖两利”,一直是长江治理、开发和保护的重大课题。

近年来,洞庭湖、鄱阳湖频现枯水季节延长、枯水期水位超低等情况。长期低水位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酷捕滥捞、人为开采以及工农业污染、生活污染等危害,湖区生态、农业灌溉、饮水安全等都面临不同程度挑战。“长江双肾”健康状况,因为长期枯水变得更加不容乐观。

喊渴:枯水期延长影响生产生活

入夏以来连续强降雨,洞庭湖、鄱阳湖很多水域,又恢复了“浩浩汤汤,横无际涯”的景象。但《经济参考报》记者枯水期深入湖区,见到的完全是另外一番景象。水文数据显示,洞庭湖、鄱阳湖近年枯水期呈现提前、延长、加剧态势。

12米,11米……

随着鄱阳湖星子站水位不断探底,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草洲露出水面,游客行走在昔日的湖底,蹲在紫红色的蓼子花丛中,如身处“大草原”中。很难想象,两个月前,这里还是水天一色的打渔场。在与都昌县相邻的庐山市,古代遗留的落星墩也完全露出了水面,周围的草洲变成了牧场。

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枯水期,鄱阳湖周边受旱面积达250多万亩,成灾面积130万—190万亩。每年损失粮食3亿—5亿斤以上。水产养殖业受灾面积达400万亩,占鄱阳湖区养殖面积的63%,成灾面积170万亩,占鄱阳湖区养殖面积27%。

洞庭湖“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自古便以“洞庭天下水”名闻遐迩。但以长江三峡建成蓄水为时间分野,“江湖关系”剧变导致洞庭湖平原几乎成了湖南新的“干旱中心”。

,近年联通长江与洞庭湖“三口”之一的藕池河水系每年断流天数由60多天猛增至如今的约300天。枯水季节,洲滩裸露干枯,渔船搁浅,港口成为泥潭,主航道水浅堵船等问题层出不穷。受枯水影响,洞庭湖一些水域蓄水量有时还不到丰水期正常水量的十分之一,不仅农业生产受到影响,连人畜饮水都成了大问题。

每逢枯水、天旱,原本在洞庭湖区“水窝子”里的华容县就到处喊“渴”。《经济参考报》记者抗旱期间看到,华容人在酷暑干旱中打井,特别需要毅力。有的井打了20米,还是不见水的影子。打井人要坐吊篮下到20多米深的井底,用短柄镐头一点点往地层深处挖。有时要打到近30米深处,才能见到汩汩清泉。

“洞庭湖水情就是民情。”这是洞庭湖区干部们耳熟能详的一句话。洞庭湖区每逢干旱,湖区百姓的“水权”往往意味着“生存权”。为了争夺引水或者排水优先权,乡镇之间、村组之间、村民之间甚至至亲好友之间,都有可能发生严重纠纷甚至斗殴。大旱之年,洞庭湖区如何稳控水情保一方稳定,对各级党组织和政府是严峻考验。为了保供水,地方政府经常要动用消防车供水。因为“水窝子”缺水,洞庭湖区让不少企业心生惧意,或不敢落户,或转迁他处。

长江科学院副院长陈进等水资源与水环境保护专家认为,2003年以来,随着三峡蓄水以来,由于清水下泄,长江中下游开始出现长时间长距离的冲刷,“江湖关系”发生一些变化。三峡水库蓄水期,长江干流流量明显减少,对于两湖水资源格局也产生一些影响。此外,人类用水增加、长江干流裁弯取直和气候变化等因素也导致长江最大的两个产水区域,近10年来季节性缺水问题频繁出现。

变脏:滥采乱挖加剧污染

低枯水位,直接刺激人类活动加剧。叠加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污染物排放总量增加、湖泊水量锐减导致自净能力弱化等因素,“水窝子”变脏的压力在增大。

上个世纪90年代国家推行的“退田还湖”政策,曾让洞庭湖重现烟波浩渺。但近年来,随着枯水期越来越长,一些湖床长期无水,导致出现了侵占湖泊湿地建园区、盖房子、办旅游等新一轮市场开发现象。

历史上,湖区及相关流域一些地方,看中大湖的“生态承载能力”、“污染扩散能力”,极力发展工业特别是一些污染行业。这部分存量产能,对鄱阳湖、洞庭湖的污染威胁始终挥之难去。

据多位环保人士介绍,鄱阳湖部分水体化工污染问题严重,有些村的村民多年因体检不过关,无人能当兵。在一些水域,每年有污水的时候鱼虾就遭殃。不少企业在汛期通过河流集中排污,有的地方化工企业偷排偷放等突出环境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群众反映强烈。

洞庭湖、鄱阳湖湖砂是最优质的建材。长期低水位,导致挖沙这个本就“来快钱”的行业风险更小、收益更大。巨大的经济利益,刺激成群结队的挖沙船滥采乱挖,将湖床、河道破坏得千疮百孔。堆起的沙丘围成的死水坑里,臭烘烘的绿藻疯长。

而多条入湖河流特别是支流上,电站、大坝林立。相关权威研究显示,大坝会改变河流形态和径流基本特征,将河流生态环境变成梯级水库生态环境。如果设计规划不科学,水温变化、下泄水含氮量增加、水体透明度变化等,对本来就缺水的下游湖泊构成更严重的生态负面影响。

此外,低水位还导致“涸泽之鱼”成了酷捕滥捞者的发财工具。只要监管稍微疏忽,就有人在洞庭湖湖汊和草洲非法围堰或筑堤,他们电鱼、炸鱼,使用迷魂阵、船罾乃至筑坝、筑围“竭湖而渔”,违法渔业生产让湖中连“毛鱼小虾”都难有生路。

受访专家介绍,洞庭湖、鄱阳湖水生动物灭绝或大量减少是严酷的现实。需要警惕的是,随着一些地方部分物种特别是水生哺乳动物、大型鱼类等标志物种面临灭顶之灾,两大湖“生物完整性指数”有可能沦入最差等级。

洞庭湖、鄱阳湖区是传统的“鱼米之乡”、“粮仓”和养殖基地。但长期枯水导致本来就日益严重的农村点源(生活污水、垃圾)和面源(农业生产污染)污染问题越来越尖锐。

有研究显示,湖区一些耕地施用氮肥导致植物体内硝酸盐含量增加、土壤物理性质恶化、水体富营养化。而滥用劣质磷肥则会带来砷、镉、氟、汞、铅、三氯乙醛等污染。日益增多的农村和集镇生活污水、生活垃圾,让充当“接纳者”的湖泊不堪重负。

衰退:水体富营养化威胁生态

作为长江流域的吞吐型和过水型湖泊,两湖“涨水为湖,落水为洲”本是正常自然现象。但低枯水位提前、频繁、加重发生,让湖区生态安全问题愈发严峻。

水量“收不抵支”加上气候变化因素,洞庭湖、鄱阳湖枯水季面积经常能急剧萎缩三分之二。有受访者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长此以往,就会大湖变草原、大江变河沟,船舶搁浅,航道堵塞,最终“沧海”变为“桑田”。

受多年秋冬连枯影响,鄱阳湖湿地生态已经出现退化趋势。江西省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会长胡振鹏介绍,由于枯水期严重缺水,鄱阳湖水生植被面积减少近400平方公里;枯水季节水位急剧下降,底栖动物旱死,生物多样性减少。

鄱阳湖低水位,还意味着江豚“最后的避难所”正变得“危机四伏”。湖区渔政部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湖区滩涂外露河道变浅,江豚栖息空间缩窄,极易受到人类活动威胁;快速退水时江豚还常常被困于采砂造成的湖床洼地。

57岁的庐山市蓼池村渔民张冬滚介绍,四大家鱼春季在长江产卵,鱼苗在清明节后到鄱阳湖生长,但遇上鄱阳湖低水位就无法进入湖区,即使能够进入,低水位下草洲裸露,它们也无法栖息觅食。鄱阳湖产卵场萎缩还导致“长江三鲜”之一的长江刀鱼种群濒危,市面上“一刀难求”,其价格被炒到一斤过万元。

受访专家谈到,对于洞庭湖、鄱阳湖这样的“温暖浅水湖泊”来说,富营养化是一种最终可能演变成“癌症”的水体“肥胖症”,不仅导致饮用水源受到严重威胁,水域生态功能如鱼类产卵场、生物栖息地、游泳或娱乐功能也面临丧失威胁。

目前,虽然洞庭湖、鄱阳湖富营养化程度相对中东部其他大型淡水湖泊要轻一些。但洞庭湖依然受总磷、总氮、粪大肠杆菌等污染问题困扰,一些水域狭窄、水交换不畅的水域水质还在恶化。东洞庭湖近年来已达到中富营养化状态并出现局部蓝藻水华,存在暴发蓝藻水华风险;鄱阳湖水质总体尚未完全摆脱下降趋势,水系一些河流Ⅰ、Ⅱ类水所占河流长度有下降苗头。

还有专家认为,洞庭湖、鄱阳湖沉积物中积累了大量营养盐,内源污染负荷不小。长期低水位加上风浪扰动使湖体沉积物与水体的营养盐交换十分频繁,能够迅速补偿水华暴发期间的营养盐需求。随着湖水变浅、水域变小,上述问题若得不到应有重视,就可能面临恶化危险。从目前的情况看,代表富营养化的浮游藻型生态系统有变得越来越稳定、越来越顽固的趋势。

有专家认为,长期枯水导致两湖环境净化功能、水量调蓄功能等都在不断降低。湖泊退化导致其所在地区水文格局和区域气候发生变化,进而导致这些地方生态承载能力、抗干扰能力、可恢复能力降低,最终可能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乃至丧失、多样性基因和各种化学元素灭绝、生物多样性相互作用永远消失等生态灾难。

作者:634233293 录入:634233293 来源:原创
信息来自网络,如有不实请联系客服!QQ:314127396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文章发布 | 在线留言 | 法律支援 | 人员认证 | 投诉建议 | 合作联盟 | 版权所有 | 本站wap手机访问
  • 长沙新闻网(www.1006pw.com) © 2025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有害短信息举报 | 阳光·绿色网络工程 |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 长沙通管局

  • 广州新闻网 版 权 所 有 ,信息来自网络,如有不实请联系管理员处理!邮箱:501734467@qq.com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