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坪水相逢——深圳教育十人展坪山邀请展”日前在坪山区美术馆开幕,丁彦国等十位深圳美术教师笔下的坪山风景,如马峦山、龙田世居、坪山美术馆、坪山中心公园、荣田世居、客家碉楼等,引得众多参观者留连驻足。
事实上,去年7月,这十位美术教师就亮相关山月美术馆,举行“绘事后素——深圳教育十人展”,获得广泛关注——在深圳,有这样一群美术教师,他们既创作,又教学,实现了画家和教师身份的糅合叠加。数据显示,深圳美协三分之二的会员来自这一群体。
请允许我在这里生造一个新概念叫“教师+”,意指根据自己的职业特点与兴趣特长,对教师身份不断进行延伸的现象。稍稍留意一下不难发现,在深圳的基础教育领域,“教师+”现象颇为普遍,不但有“教师+画家”,还有“教师+编辑家”、“教师+业余研究者”、“教师+发明家”等,不一而足。
早在十几年前,深圳育才中学语文教师严凌君编选的《青春读书课》就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轰动一时,并于2011年发布修订版,被誉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私人编著的语文教材”。龙岗区平湖中学历史教师陈海滨则用4年时间写了一部50多万字的《深圳古代史》,弥补了深圳乡村历史教材资源的不足。目前,该书不但已经作为该校校本教材运用于教学,也得到了学术界有关专家的认可。
将自己的职业发展成一门专长,实现教师与各种专业身份的叠加,这非但不是不务正业,反而是通往专家型、学者型、研究型教师的一条必由之路。说到这里,很多人会想起钱穆,作为一个历任小学、中学、大学教员的国学大师,“最后一个士大夫”,他的早期代表作《先秦诸子系年》就是在中学任教时完成的。顾颉刚读了这书后,对钱穆感慨说“君不宜久在中学教国文,当在大学教历史”,钱穆由此进入学术名家的行列。
这样一个信息奔涌不息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也变得四通八达,客观上让人们对教师的专业水准产生了更高期待。希望更多深圳教师不仅仅满足于成为教书“匠”,而是通过“教师+”来创造更为丰富的教育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