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时期以来,深圳控烟持续发力,让人们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强度。而对深圳控烟历史有所了解的人或许都知道,深圳在控烟方面起步很早,早在1998年,深圳即已颁布了《深圳经济特区控制吸烟条例》,这是我国第一部地方性控制吸烟法规。但在此后长达十多年的时间里,竟未开出一张罚单,直至2014年新修订的《深圳经济特区控制吸烟条例》出台之后,这一怪现象才被改变。
有数据显示,目前世界上每年死于吸烟的人达300万,到2025年将达到1000万人。在此之外,还有一些人群长期为二手烟所困扰。从世界范围来看,控烟是众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共同选择。譬如在新加坡,禁烟区包括了所有封闭的公共场所和大部分露天场合,随地扔烟头会被处以500新元的罚款。香港早在2007年起就出台了极为严厉的控烟条例,在“严禁吸烟”的“禁区”吸烟,会当场收到1500港元的定额罚款通知书。香港还有百人左右的禁烟督察,他们统一身穿黑色马甲,巡逻于各处公共场所。但实事求是地讲,在我国内地,控烟真正得以推进还是近些年的事儿。
对于不少烟民来说,吸烟不仅可以“过瘾”,还是一种社交工具。几杆“烟枪”凑到一块儿,感情在吞云吐雾间得到进一步升华,甚至在某些场合,不吸烟会被当做另类,许多被敬烟的人不得不抽上一根儿,至于二手烟、被动吸烟之类的名词,也不会让人感觉脸红。而从深圳眼下的情况来看,经过几轮控烟行动之后,不仅是在公共场所吸烟的人少了,一些人甚至都不大敢公开地大谈吸烟了。
某种意义上,控烟就是要改变一种扭曲的社会观念,明明是有害健康的不文明行为,偏偏能够大行其道,明明侵害到他人权益,就是能够肆无忌惮。且从实践来看,这种扭曲的观念也是可以改变的,跟开车不喝酒等等一样,一些曾被视作难以改变的社会顽疾,如今都逐渐得到了有效诊治,这表明只要下定决心,只要是朝着正确的方向走,再根深蒂固的积习也能被改变。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在公共场所抽烟从来不是什么“天赋私权”,二手烟严重侵犯到了他人的利益,对于一些不影响他人的吸烟行为,法律可以容忍,但吸烟本身不是“不可剥夺的权利”。在美国,纽约市、纽约州都禁止室内吸烟,有烟民以“受到歧视”来打官司,但法院最后认定:禁烟令是政府为了实现公共健康的目的而做出的合理举措,不是“歧视”。同样,深圳厉行控烟也不是打压烟民的权力,而是改变以往的扭曲局面与心态,让公平和正义得以彰显。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深圳将针对交通运输展开控烟行动。诸如汽车站、火车站等向来是控烟的难点,近些年来情况虽有好转,但违规吸烟的情况依然普遍,希望此次行动能保持之前的力度,让公共场所不得吸烟进一步成为社会共识。
某种意义上,控烟就是要改变一种扭曲的社会观念。且从实践来看,这种扭曲的观念也是可以改变的,跟开车不喝酒等等一样,一些曾被视作难以改变的社会顽疾,如今都逐渐被治愈,这表明只要下定决心,只要是朝着正确的方向走,再根深蒂固的积习也能被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