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两会,在多名人大代表的联合呼吁下,深圳在机场、地铁站等公共场所陆续投放了AED。按相关规划,深圳将在10年内达到每10万人口配备100台AED的国际先进水平。然而,这款“救命神器”投放后,却又面临着市民既“不会用”也“不敢用”的囧境。
普及“救命神器”在危急时刻可以救人性命,有利于补齐城市急救短板,也展现着一座城市的人文关怀与温度。据统计,我国平均每年猝死人数高达180万,相当于每分钟超过3人猝死,而心脏骤停的抢救成功率却不到1%。国外的抢救成功率则达30%以上,这与发达国家在公众场所合理配备AED,可第一时间施救有关。
普及“救命神器”是第一步,更关键的是有了设备之后,如何使用的问题。市民“不会用”的原因在于公众急救知识普及不够,遇到突发状况无法临危上阵,除了等待专业人士前来救援,只能干着急。因此,开展急救教育,普及救护知识,提高公民自救互救能力势在必行。可以先期在设备投放地进行人员普及。比如,让机场、地铁站等配有AED的场所工作人员先掌握这项急救技能,确保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及时发挥作用,减弱“旁观者效应”。当然,公众也要走出“AED只限专业人士使用”这一误区。可以考虑通过在机场、地铁、公园屏幕播放“操作指南短视频”的形式提高公众对AED的认知度。
“不会用”可以学,“不敢用”就得在相关免责制度上想办法。不敢用AED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担心使用AED施救,出现问题反被讹诈,卷入民事纠纷。这就需要给施救者吃上一颗法制“定心丸”,以立法的形式明确施救免责情形,让市民放心施救。据悉,《深圳经济特区医疗急救条例(草案)》正在加紧审议中,期待该条例能早日出台,给施救者“撑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