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分组讨论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樊庆斌提出,专业体育教师缺乏已经成为农村基层体育发展的一个瓶颈。这将对青少年健康体质水平以及运动员的选拔带来一系列问题。
事实上樊庆斌委员提出的问题不止存在于农村。即便在经济发达的大城市,也多有体育师资不能覆盖的角落。除了体育老师数量上的不足,部分体育教师体育技能不足、超工作量上课现象严重,很难保质保量地带好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关键在于,无论从学校到社会,对于体育和体育教育的重要性,仍缺乏足够认识和重视。相对于语数英等科目,体育课仍显得相对边缘。
当前,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整体水平偏低。2016年,上海体育学院受教育部委托进行的“全国中小学生体育健身效果调研”,对全国近十万名中小学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中高强度运动时间并不容乐观。另据国新办《2015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显示:全国18岁及以上成人超重率、肥胖率及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肥胖率和近视率比2002年大幅增加。除了体检数据上的下滑,此前频发的青年或学生猝死事件给人们敲响了警钟,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的下降不止影响未来,更可能直接造成当下的悲剧。
体育对于青少年人格、体格、性格的塑造,情商、智商等能力的培养有着深刻影响。而配备具备专业运动知识,能传授更多运动技能以及安全锻炼方法的专业体育老师,对于体育教育发展至关重要。中小学体育教学要加强,配备专业的体育老师是基本工作,让义务教育按大纲要求开设体育课,开足体育课,上好体育课,培训合格的体育老师是当务之急。同时在教育考核体系中,给予体育教学应有的位置,是培养合格体育教师、解决师资短缺的深层举措。
从社会到教育系统,必须转变“成绩为上,体育可有可无”的错误观念,从家庭氛围和习惯养成,到政策上健全学校体育工作机制和督导制度,全方位促进青少年体质水平的提升。少年强则中国强。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更寄托着实现美丽中国梦的殷切希望。这其中,青少年的体质健康尤为重要,它不仅关系到青少年个人的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更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强盛和民族的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