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已对AppStore软件商店审核政策进行了修改:允许个人面向个人的“金融礼物”绕过苹果内部交易支付体系,这意味着苹果取消了对个人打赏的分成。经过5个多月的博弈,苹果终于妥协了。
今年4月,微信称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关闭了iOS版微信公众平台赞赏功能及替补的二维码转账功能。苹果认为,通过虚拟货币的打赏,应当被视为应用内购,苹果将从中提取30%的分成。此事曾引发舆论对苹果“店大欺客”的声讨,此番妥协也自然引来了舆论的欢呼。然而,苹果向微信妥协,并不意味着向更多人妥协,不可高估了苹果妥协的价值。
苹果素来以强悍闻名,比如单方通知下架APP、强行30%抽成、仅限ApplePay支付以及取消打赏功能等诸多广为诟病的行为。因此,大家都很乐于看到苹果低头。但是,这次能够出现让苹果妥协的局面,只因为对手是微信,一个更强大的对手。
微信为什么会让苹果认输?有用户才有话语权,先看用户数量的比较。据本报昨日《探寻深企创新密码》的报道,微信的用户量已突破9亿人次,这个数字让微信成为渗透力最强的社交软件。反观苹果,占据了国内通讯市场7成份额的中国移动去年6月发布了一份终端大数据报告。报告显示,国内有超过1.2亿中移动用户在使用苹果手机。据此推算加上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的用户,苹果用户也很难超过2亿。微信用户的数量可谓完全碾压了苹果的数量。
再看用户黏性的比较,它决定了产品可替代性的高低。微信的社交属性非常强,除了通讯功能,平台上还搭载了众多日常生活应用。今年4月,腾讯旗下企鹅智酷发布的《2017微信用户&生态研究报告》显示,2016年微信用户黏性上升,重度用户显著增长,日均使用时长在4小时以上的用户较2015年增长了一倍。在苹果宣布要抽成打赏时,曾有媒体发起苹果和微信二选一的话,投票结果显示,61%的用户会选择微信,只有7%的用户投给了苹果手机。这说明,微信的用户黏性远比苹果要高,用户更难割舍微信,但苹果却是可替代的。
另据统计,约有11%的微信用户使用过打赏功能,其中有37%表示自己每月打赏金额在5至10元人民币之间;仅凭打赏功能就能每天收入数百美元的微信公众号也不少见,在微信公众平台关闭了iOS平台的打赏功能,有内容创作者表示,赞赏收入下降了约70%。
眼下苹果应用商店在国内的营收正大幅攀升。数据显示,2016年苹果应用商店收入同比增长49%,2015年应用商店收入同比增长35%。如果苹果坚持打赏抽成,短期内或许能增加收入,但远期却会导致第三方应用的逃离,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了第三方应用,最终一分钱也收不到。
可见,在这种情形下,苹果不得不妥协,否则很可能要面临品牌形象受损甚至用户流失的风险。
一般而言,如果不是利益发生了很大冲突,两位行业巨头公开掰手腕的情形是不多见的,双方更愿意携手去争取更大利益。而商场上也没有永远的对手。就在最近的财报电话会议上,苹果CEO库克就把腾讯称作该公司“最大的开发者之一”,并“期待着与他们加深合作,为我们在中国共同的用户打造更优秀的体验”。
因此,此番苹果的妥协是只属于微信的胜利,而非市场的完胜,想和苹果掰手腕的企业,还是需要先伸出胳膊看看自己跟苹果在不在一个量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