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安区福海街道新和社区上演了一场生死大营救,一名独自在家的3岁小男孩爬上防盗网,结果身体陷落头部被卡,很快窒息命悬一线,千钧一发之际,多名邻居不顾自身安危,徒手爬楼施救,终于把小男孩从死神身边拉了回来。
看过现场视频截图的人们,可能更能体会到当时情形的危急。小男孩身体悬空,头被阳台防盗网死死卡住,性命垂危,三名男子先后顺着防盗网向上攀爬,想要将男孩救下。事后,参与救人的高先生表示:阳台上栏子里面吊了个孩子,我家里也有孩子,孩子吊着谁都着急,我就想办法冲上去,没考虑我有能耐没能耐,我就上去救他。
高先生的话很朴实,但却闪现着“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传统美德。而在深圳,关爱的城市观念也早已深入人心,成为一种自觉。不管时代如何变化,城市都应葆有悲悯的能力,葆有向温暖人心致敬的能力——就像人永远不可能进化成一堆元器件一样,再发达的社会也不可缺失一种饱满、充沛、温热而美好的情感。甚至恰恰相反,城市固有的文化氛围与气质,使爱心表达显得更加坚定而有力。
不少深圳人或许还记得,2015年,深圳中学一位名叫曾雨诗的学生突然被查出患上了急性淋巴白血病,自晶报独家报道其病情后,深圳热心的家长们坐不住了,纷纷张罗着捐款、捐血、捐髓,一场救助“诗姐”的爱心行动,开始在深圳蔓延。“都是自发的,我们也有孩子,希望所有的孩子都健健康康。”有热心家长说。深中为此专门成立了工作小组,在学校各个路口、饭堂门口,都设立了专门的捐款点,认识的或不认识的同学,都纷纷伸出援手。而类似的爱心故事,几乎每隔一段时间便会在深圳上演。
在社会急遽转型期,善与爱,阳光与真诚,足以温暖人心,安顿灵魂。幸福与尊严不能仅仅被数字化、货币化的物质所定义,城市若没有爱心的滋养,外表再怎么繁华,让人看到的也只是冷冰冰的钢筋混凝土。唯有关爱,才能让人体察与触摸到城市的温度,人们才能体面、有尊严地生活。